欢迎访问宁夏圣诺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! 注册
当前位置:首页>政策资讯>贸易资讯>文章详情

核心企业减排引路 推动供应链脱碳

发布时间:2021-12-15 浏览:530 字号:

“双碳”目标对我国当前和今后经济绿色低碳发展、供应链碳排放管理、企业碳生产力水平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,供应链脱碳也成为国际发展趋势。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“双碳目标下的企业转型与创新”中,与会人士就供应链脱碳面临的挑战、机遇等进行了讨论。

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表示,各国政府通过绿色政府采购、碳交易市场等方式,引导支持供应链脱碳。美、欧等发达经济体普遍重视政府绿色采购,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,优先采购经过环境认证的产品或实行强制采购政策,将绿色产品作为政府采购首选。例如,欧盟发布《政府绿色采购手册》,制定“绿色公共采购共同标准”,指导各成员国在采购决策中考虑环境问题,欧盟碳交易市场有效推动了核心企业供应链脱碳。

“近期对国内60多家企业的调研表明,受访大部分供应链核心企业已制定或正在制定减排脱碳方案。”王信介绍,这主要包含两种模式。一是供应链强脱碳模式。即核心企业明确提出自身碳达峰碳中和规划,通过绿色采购、合作研发、建立激励监督机制等方式,推动供应链整体减排脱碳。二是供应链弱脱碳模式。即核心企业未明确提出供应链脱碳,但通过自身示范,引导上下游企业脱碳;或通过加强供应商管理,推动上下游企业优化生产工艺,加大环保材料使用,实现降耗减排。

与会人士称,目前,我国供应链脱碳还存在一些困难。一方面,我国核心企业推动供应链脱碳内生动力不够强,对上下游企业减排约束不足。受访的国内大多数供应链核心企业都具备碳减排意识,但与跨国公司相比,供应链脱碳内在动力不强、外在压力不足。另一方面,供应链上的中小微企业减排自主性不强、能力不足。小微企业整体生命周期短、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较弱,难以及时掌握节能减排技术和承担较高脱碳成本。

对此,王信建议,可在部分地区筛选数家头部供应链核心企业,推动其制定碳中和目标、路线图。建立供应链企业碳账户管理体系,监测评估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的碳排放情况。同时,政府可加大绿色采购力度。另外,建立环境信息披露和共享机制,强化市场监督约束。针对不同行业制定环境标志认证等绿色供应链政策,对企业生产全流程适用严格的环保要求,细化认定标准。完善环境信息披露监督管理机制,推动企业充分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加强碳核算,定期公布碳排放数据。

此外,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、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看来,脱碳不是减少生产能力。他认为,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,我国尤其要重视抓好打基础、利长远的工作,做好碳核算和生态核算,在此基础上建立碳账户和绿色责任账户,确定各个主体的减排责任。



猜你喜欢

宁夏圣诺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中卫市沙坡头区。公司以“互联网+创新外贸服务”的服务理念,为外向型企业提供贸易资讯、政策分析、报关、报检、单证申领、退税指导、展会推荐、国际市场开发、跨境电商、培训孵化等全流程外贸服务,通过资源共享、服务集成、平台引流等方式创新外贸出口手段,培育中小企业外贸竞争新优势。我公司将以“数字化引领、标准化支撑、市场化服务”的发展方针,竭诚为全区外贸企业提供一站式外贸综合服务。

联系我们

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中关村中卫园B座206室

18395046898(服务时间:9:00-18:00)

kefu@nxf-trade.com

在线咨询官方微信宁夏圣诺达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官方微信

返回顶部